1998, 26(5): 497-500.
摘要:
用结构参数构成的矩阵定义了拓扑指数F(′F),计算了10个系列94个分子的F(′F)值。发现F(′F)与这些化合物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有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均在0.97以上。
杨锋, 颜肖慈, 欧阳礼, 罗明道, 周培疆, 望天志, 屈松生. 拓扑指数F(′F)与气相色谱保留指数RI的相关性研究. 分析化学, 1998, 26(5): 497-500.
1998, 26(5): 501-505.
摘要:
建立了偶氮染料印染的纺织品中有害芳胺的GC/MS定量分析方法。织物上的染料经Na2S2O4还原体系在中性缓冲基质处理后,可还原裂解为其最初合成时的胺类物质,通过提取柱萃取、净化、浓缩,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鉴定并对其作定量测定。该方法有效地对几类代表性织物进行了定量分析和对比实验。
陈军, 陈正夫. 色谱/质谱定量分析技术在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测试中的应用. 分析化学, 1998, 26(5): 501-505.
1998, 26(5): 506-510.
摘要:
利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神经递质多巴胺(DA)、肾上腺素(Ep)及去甲肾上腺素(NE)在聚中性红膜修饰电极(PNRE)上的电化学行为。根据DA及EP在PNRE上还原过程的差异,采用阴极导数伏安法,实现了DA及Ep的同时测定。在测定的最佳条件下,DA及Ep在PNRE上的还原峰电流与其浓度分别在:1.0×10-6~1.8×10-4mol/L及4.5×10-7~4.5×10-6mol/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由于抗坏血酸(AA)在PNRE上的电催化氧化是不可逆的,因而基本消除了AA对DA及Ep测定的干扰。
孙元喜, 冶保献, 周性尧. 聚中性红膜修饰电极上神经递质的电化学行为及应用. 分析化学, 1998, 26(5): 506-510.
1998, 26(5): 511-514.
摘要:
报道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反射光谱法直接测定沉淀物。探讨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影响因素及测定条件。该方法直接测定沉淀物快速、简便。应用于污水及土壤样品中微量汞(Ⅱ)的测定,结果满意。
阎宏涛, 张平. 反射光谱法直接测定沉淀物研究. 分析化学, 1998, 26(5): 511-514.
1998, 26(5): 515-519.
摘要:
在胶束体系中光衰减符合一级指数衰减公式Pt=Poe-t/r,作者以激光诱导时间分辨光谱技术测量了SDS胶束中荧蒽的磷光寿命和瞬时磷光强度产Po值。提出Po可定性表示重原子效应对磷光体经S1-T1系间跃迁几率的影响。而t值表示三线态失活几率大小,即反映了胶束对磷光体的保护作用。作者详细研究了TINO3用量、SDS用量、pH值、Na2SO3用量对上述参数的影响,以期说明胶束增稳室温磷光法中影响磷光行为的各种因素的作用本质。
魏雁声, 晋卫军, 杨宇, 刘长松, 张乃昌. 激光诱导时间分辨光谱技术研究胶束体系中荧蒽的室温燐光行为. 分析化学, 1998, 26(5): 515-519.
1998, 26(5): 520-523.
摘要:
采用离子交换柱色谱法、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离和测定中国梨木虱分泌物中的糖。利用标样对照法结合质谱分析确定了中国梨木虱分泌物中以葡萄糖、果糖为主的9种单糖成份。用内标法定量,并与化学法比较,得到满意的结果。
刘敬兰, 周鸿娟, 李大乱, 张翠疃, 徐国良. 中国梨木虱分泌物中糖的定性定量分析. 分析化学, 1998, 26(5): 520-523.
1998, 26(5): 524-527.
摘要:
建立了一种测定血清中铁传递蛋白(transferrin)的毛细管电泳接触反应(catalytic method)方法。利用血清中铁传递蛋白计量化学结合铁的性质,用标准铁饱和铁传递蛋白,通过对铁准确定量,测定血清铁传递蛋白的浓度。对0.50~10.0umol/L的标准铁溶液做回归曲线,线性回归系数r=0.995.对七个健康成人的血清铁传递蛋白进行分析,获得实验结果中铁传递蛋白的浓度(CTf)分别是23.9、25.7、26.9、24.5、23.2、25.5和23.7umol/L.此方法只需要30uL血清,2h的样品预处理时间。毛细管电泳分离过程6min.
丁永生, 马银法, 林炳承. 毛细管电泳接触反应法测定血清中铁传递蛋白的浓度. 分析化学, 1998, 26(5): 524-527.
1998, 26(5): 528-530.
摘要:
在Shim-pack CLC-ODS柱(5um,4.6mm I.D.×150mm)上,研究了硫唑嘌呤及其中间体(6-巯基嘌呤、1-甲基-4-硝基-5-氯咪唑)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检测的最适宜条件,流动相组成为乙腈-水(30:70V/V),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为210nm.经实际样品测定,结果满意。这为改进合成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了一个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
潘富友, 梁华定.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硫唑嘌呤及其中间体的含量. 分析化学, 1998, 26(5): 528-530.
1998, 26(5): 531-534.
摘要:
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用RP-C18柱为固定相,甲醇-水-甲酸为流动相,辅之以二极管阵列紫外检测技术,从杨梅叶中分离和制备了四种黄酮酸忒和一种黄酮醇,经波谱分析确定了化学结构,并以蒽为内标测定了杨梅叶中五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用油脂氧化酸败测定仪(Metrohm Rancimat)测定抗氧化性能,5种黄酮类化合物均为优良的天然抗氧化剂。
邹耀洪, 李桂荣.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杨梅叶中抗氧化成分黄酮类化合物. 分析化学, 1998, 26(5): 531-534.
1998, 26(5): 535-537.
摘要:
溴化十二烷基三乙胺(C12NE)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在一定条件下混合可以形成具有清晰界面的两个水相,称为阴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双水相。作者研究了利用该双水相萃取3种色氨酸衍生物和牛血清白蛋白的可能性。文中采用工作曲线校正扣除表面活性剂背景的影响,萃取结果准确可信。
童爱军, 王珊, 周晓芬, 李隆弟. 阴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双水相萃取色氨酸衍生物和牛血清白蛋白. 分析化学, 1998, 26(5): 535-537.
1998, 26(5): 538-541.
摘要:
建立了测定破伤风类毒素的铜离子标记极谱免疫分析方法。用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酸酐法将用离子标记于抗原破伤风类毒素(TT).所得标记物中TT:DTPA:Cu的摩尔标记比为1:6:6、铜离子催化底o-苯二胺(OPD)的氧化反应,生成电活性产物2,3-二氧基吩嗪(DAP),以单扫描极谱法检测DAP.采用异相竞争免疫分析模式,本方法可测定0.05~1mg/LTT.
宋俊峰, 过玮, 赵明仁, 王建秀. 偶合标记铜离子催化放大的极谱免疫分析法测定破伤风类毒素. 分析化学, 1998, 26(5): 538-541.
1998, 26(5): 542-544.
摘要:
在金电极上,用电化学方法将单缺位Dawson型磷钨杂多酸盐a2-K10P2W17O61·15H2O的阴离子(P2W17)掺杂到聚吡咯(PPy)薄膜中,制成PPy/P2W17/Au的H2O2传感器。研究了它对H2O2电还原过程的催化机理。其ipe与CH2O2在6.0×10-5~8.8×10-4mol/L和8.8×10-4~6.0×10-3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4.0×10-5mol/L.用于模拟水样中H2O2的测定,结果较满意。
杨志, 王宅中. 单缺位Dawson型磷钨杂多酸掺杂聚吡咯的过氧化氢传感器研究. 分析化学, 1998, 26(5): 542-544.
1998, 26(5): 545-547.
摘要:
胆甾型苯并-15-冠-5(简称CH-B-15-C-5)在不同温度范围内的相态不同,在同一温度范围内因处理方式不同而物性亦相去甚远,用其作成的GC固定相兼具气固色谱(GSC)、普通气液色谱(GLC)和冠醚液晶气液色谱(CL-GLC)多种功能。用该固定相在不同条件下对乳酸和乳酸乙酯光学异构体混合物的分高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探讨了手性拆分机理。
卿笑天, 唐英. 用胆甾型苯并-15-冠-5气相色谱固定相分离乳酸和乳酸乙酯光学异构体. 分析化学, 1998, 26(5): 545-547.
1998, 26(5): 548-551.
摘要:
提出了一个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极谱吸附波新体系。在含有巯基乙酸(TGA)和钻。(Ⅱ)的pH4.4的H2SO4-NaAc介质中,得到一灵敏的亚硝酸根络合物单扫极谱吸附波,峰电位为-0.75V(vs.SCE).峰电位与亚硝酸根浓度在1.1×10-3~8.7×10-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5×10-9mol/L.本法简便快速,选择性好,用于水样和食品中痕量NO2-的测定,结果满意。
魏显有. 亚硝酸根-巯基乙酸-钴(Ⅱ)络合物的极谱吸附波研究. 分析化学, 1998, 26(5): 548-551.
1998, 26(5): 552-555.
摘要:
建立了微生物代谢中硫酸根和硫代硫酸根的毛细管电泳分析方法。在选定实验条件下,各种阴离子(S2O32-、SO42-、CI-、NO3-、PO43-)在4min内达到完全分离,其中S2O32-和SO42-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测定了4种菌株分别在两种培养基中的S2O32-和SO42-浓度随培养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其中一菌株在SK基中对S2O32-有明显的氧化作用。
邱瑾, 王玮, 傅小芸, 吕建德. 毛细管电泳对微生物代谢中硫酸根和硫代硫酸根的分离与测定. 分析化学, 1998, 26(5): 552-555.
1998, 26(5): 556-560.
摘要:
在碱性介质中,铜氨络离子去催化过氧化氢与金霉素的化学发光反应,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对该反应具有增敏作用。化学发光强度与金霉素的含量在4.0×10-8~4.0×10-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7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7%~4.1%;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8.8%~101.l%.应用于尿液中金霉素的测定,结果满意。
黎朝, 王尊本. 金霉素的化学发光分析法研究. 分析化学, 1998, 26(5): 556-560.
1998, 26(5): 561-563.
摘要:
提出了比值导数波谱-多波长最小一乘回归分光光度法。该法能同时测定三组分混合物而毋需零交点波长和等吸收点,且回归稳健性好。可消除异常点的影响。方法用于合成样品和饮料中糖精钠、苯甲酸和山梨酸的同时测定,相对误差<±3.5%,回收率为96.6%~104.4%,相对标准偏差为2.0%~3.1%.
戈早川, 周彤, 周建明. 比值导数波谱-多波长最小一乘回归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饮料中糖精钠、苯甲酸和山梨酸. 分析化学, 1998, 26(5): 561-563.
1998, 26(5): 564-567.
摘要:
采用相溶解度法研究了β-环糊精和芦丁形成包合物的包合作用,测定了其形成常数。结果表明:芦丁分子被环糊精包合后溶解度增加,并将实验获得的包合形成常数与文献值作了比较,结果令人满意。
双少敏, 郭祀远, 潘景浩, 李琳, 蔡妙颜. 相溶解度法测定β-环糊精-芦丁包合物的形成常数. 分析化学, 1998, 26(5): 564-567.
1998, 26(5): 568-570.
摘要:
报道了痕量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流动注射在线萃取荧光分析方法。该方法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01~0.20mg/L;进样频率为20样/h.应用本法测定了水样中痕量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高甲友, 张智敏, 朱志红. 流动注射在线萃取荧光法测定痕量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分析化学, 1998, 26(5): 568-570.
1998, 26(5): 571-573.
摘要:
提出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土壤中莠去津、氰草津残留量的方法。用甲醇/乙腈提取,石油醚脱脂,中性氧化铝小柱净化,最后用Nova-PakC18柱进行HPLC分析,流动相:甲醇-水(55+45),吸收波长228nm,流速0.7mL/min.莠去津最低检出限为0.3ng,氰草津为0.2ng.回收率分别为莠去津83.4%~102.3%,氰草津82.4%~93.5%.
慕卫, 刘峰, 王金信, 朱鲁生.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土壤中莠去津、氰草津残留量方法研究. 分析化学, 1998, 26(5): 571-573.
1998, 26(5): 574-578.
摘要:
用两相滴定法测定异丙基膦酸单(1-己基-4-乙基)辛酯(PT-2,HL)在水中的溶解度S,在水中的解离常数K在水-正庚烷中的分配常数Kd及二聚常数K2,利用SOLWR计算程序,简单快速地处理两相滴定数据,得到结果为:S=3.68×10-5mol/L,pKa=5.49,logK2=4.67,logKd=2.67(25±0.5℃).
陆军, 孟淑兰, 李德谦, 应龙姐. 异丙基膦酸单(1-已基-4-乙基)辛酯的某些基本常数的测定. 分析化学, 1998, 26(5): 574-578.
1998, 26(5): 579-581.
摘要:
在聚乙烯酸(PVA)和盐酸存在下,痕量As(V)抑制Sn2+与玫瑰茄红色素的褪色反应,由此建立了一种高灵敏度(5.0×10-12g/mL)抑制-褪色光度法测定痕量砷的方法,其测定范围0~1.20ug/L.用于水中As(V)的分析,结果满意。
刘佳铭. 抑制-褪色光度法测定痕量砷(V). 分析化学, 1998, 26(5): 579-581.
1998, 26(5): 582-585.
摘要:
应用Jobin-Yvon U-1000型拉曼光谱仪和LABRAM I型拉曼光谱系统研究了3种卟啉TOHPP、TamPP和TSPP在化学还原沉积法制备的银膜上的RS和SERS光谱特征。结果表明:化学还原法制备的银膜可以作为这几种卟啉的拉曼增强活性载体。这3种卟啉在获谱的过程中都形成二聚态化合物和发生银离子搀和作用,较长的放置和测谱时间有利于银离子的搀和。
周光明, 盛蓉生, 曾云鹗, 田中群. 几种卟啉在化学还原沉积银膜上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特征. 分析化学, 1998, 26(5): 582-585.
1998, 26(5): 586-589.
摘要:
研究了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对苯酚抑制溴酸钾氧化荧光素褪色反应的作用,提出了测定痕量酚的表面活性剂增敏动力学光度法。加入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后,体系最大吸收波长由440nm红移至540nm,测定的灵敏度明显提高,酚浓度在0.5~50ug/L与ΔA呈线性关系。探讨了动力学反应的机理。证实该反应为连串反应。利用拟定的方法测定了环境水样中痕量酚。
李建平, 张彦斌, 魏小平. 表面活性剂增敏动力学光度法测定酚. 分析化学, 1998, 26(5): 586-589.
1998, 26(5): 590-592.
摘要:
在0.lmol/L NaOH溶液中,盐酸尼卡地平在单扫示波极谱上有一灵敏的导数极谐波。峰电位Ep=-0.77V(vs.SCE).峰电流ip与盐酸尼卡地平的浓度在5×10-8~4.0×10-6mol/L几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并用于盐酸尼卡地平片剂的测定,得到满意的结果。用线性扫描和循环伏安法探讨体系的伏安行为,结果表明,该体系具有吸附性的不可逆过程。
汪倩, 杨武, 胡劲波, 李启隆. 盐酸尼卡地平的单扫示波极谱法研究. 分析化学, 1998, 26(5): 590-592.
1998, 26(5): 593-596.
摘要:
评述了用于高效液相色谱的包覆聚合物填料的研究进展。该类填料以无机载体为基质,包覆以多种有机聚合物层。这些新型填料既保留了有机聚合物和无机基质的优点,又克服了它们各自的缺陷。包覆的聚合物类型包括聚烃、聚醚、聚酰胺、多糖、多肽、聚硅氧烷、聚胺及多核苷酸等,无机基质包括硅胶、铝胶、钛胶、钻胶及多孔石墨化碳等。包覆聚合物固定相可用于几乎所有色谱方式,如反相高效液相色谱、高效离子交换色谱、手性固定相、超临界流体色谱、体积-排阻色谱,以及亲合色谱。
左育民, 许晓文. 包覆聚合物高效液相色谱柱填料的研究进展. 分析化学, 1998, 26(5): 593-596.
1998, 26(5): 597-602.
摘要:
评述了数字信号处理方法在电分析化学中进展,着重介绍了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电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卢小泉, 莫金垣, 康敬万, 高锦章. 信号处理方法在电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分析化学, 1998, 26(5): 597-602.
1998, 26(5): 603-606.
摘要:
从化学计量学角度研究了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航空燃料冰点的原理。使用偏最小二乘法分别建立了短波近红外和长波近红外的航空燃料冰点快速测定模型。将近红外法冰点测定结果和标准方法(GB 2430-81)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两种结果吻合得很好(标准偏差为1.47℃),近红外光谱法具有分析精度高(标准偏差为0.53℃),快速(单个样品分析时间为lmin)和操作方便的优点。实际分析结果表明,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研制的CCD短波近红外光谱仪分析性能达到进口傅立叶近红外光谱仪水平。
袁洪福, 岳俊奇, 陆婉珍. CCD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喷气燃料的冰点. 分析化学, 1998, 26(5): 603-606.
1998, 26(5): 607-611.
摘要:
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和国产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实验样机,对大麦中的蛋白质和淀粉含量进行了定量测定。测定结果为:对蛋白质和淀粉预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61、0.949,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7%、2.9%,相对误差分别小于5.7%、6.8%.
吉海彦, 严衍禄. 在国产近红外光谱仪实验样机上用偏最小二乘法定量分析大麦成分. 分析化学, 1998, 26(5): 607-611.
1998, 26(5): 612-612.
摘要:
农田、果园中施用敌草隆、绿麦隆和阿特拉津等除草剂后,它们在土壤、不中分解慢,特别是阿特拉津,其残效期可达一年以上。它们对人、畜的健康均有害。为此EPA规定以3ug/kg为最大污染限。本研究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牛、羊肉中这3种除草剂的残留量,方法简便、准确、灵敏。
黄化成, 慕卫, 李军民, 曹生君.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牛、羊肉中敌草隆、绿麦隆和阿特拉津的残留量. 分析化学, 1998, 26(5): 612-612.
1998, 26(5): 613-613.
摘要:
抗坏血酸(即维生素C)是构成人体内氧化还原体系的主要成分,又是形成细胞间质的主要原料,缺少它易得坏血病。新鲜蔬菜中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C.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抗坏血酸的文献已有报道。作者采用流动装置,利用抗坏血酸在酸性介质中能与高锰酸钾反应从而抑制高锰酸钾-鲁米诺化学发光反应的机理,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测定抗坏血酸的分析方法,应用于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叶青, 王尊本. 高锰酸钾-抗坏血酸-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测定蔬菜中抗坏血酸. 分析化学, 1998, 26(5): 613-613.
1998, 26(5): 614-614.
摘要:
酚类化合物是一类有毒的有机污染物,有色谱法、化学发光法、电化学方法、毛细管电泳等多种方法可用于其分离分析。当酚类化合物取代基个数不同,其pK差别较大,改变电泳缓冲溶液的pH值较易实现分离;当取代基个数相同,特别是取代基位置相同时,实现其相互分离则比较困难。作者用自己设计制作的小型安培检测池和玻碳电极,自行组装的高效毛细管电泳仪,以玻碳微电极柱上安培检测法对个氨基,4-羟基,4-氯,4-硝基,4-溴,4叔丁基苯酚等6种对位取代苯酚的分离分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缓冲溶液中添加β-环糊精,延长了分析时间,增加了分高度,使其在20min内达到基线分离(技效N大于48000/m).
袁倬斌, 张书胜, 邹洪. 6种对位取代苯酚的毛细管电泳玻碳微电极柱上安培检测. 分析化学, 1998, 26(5): 614-614.
1998, 26(5): 615-615.
摘要:
荧光光度法测定钨所用的荧光酮类试剂有:二溴羟基苯基荧光酮、5'-硝基水杨基荧光酮、水杨基荧光酮等。2,4-二甲氧基苯基荧光酮(DMPF)自合成以来,已应用于荧光熄灭法测定钛、铁等。作者详细地研究了在混合表面活性剂(CTMAB+OP-10)协同增敏作用下,钨与2,4-二甲氧基苯基荧光酮的荧光熄灭体系。该法显色迅速,荧光强度稳定,线性范围宽。在混合掩蔽剂EDTA和盐酸羟胺存在下,测定合金钢中的钨,结果满意。
王宗花, 周丽坤. 2,4-二甲氧基苯基荧光酮荧光熄灭法测定痕量钨. 分析化学, 1998, 26(5): 615-615.
1998, 26(5): 616-616.
摘要:
气相色谱-原子发射光谱法(GC-AED)提供了一种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方法,它能够进行多元素多通道分析。其原理是将色谱分离出的分子流出色谱柱后进入等离子体腔,等离子体(氦等离子体)具有很高的电离温度(500~6000K),它能够使分子裂解成原子并被激发,当激发态回到基态时产生元素的特征谱线。它既能够分析石油的主要成分-烃类,也能够分析痕量含杂原子的有机化合物。GC-AED技术自1989年由美国惠普公司商业化后,在许多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GC-AED在石油地质方面的应用在近几年才开始。本文报道了GC-AED在石油及其产品分析中的应用。
沈润梅, 于心科, 文启彬, 杨丽敏. 用气相色谱-原子发射光谱联用技术分析石油及其产品. 分析化学, 1998, 26(5): 616-616.
1998, 26(5): 617-617.
摘要:
蛋白氨基酸在水溶液中以两性离子存在,不具有挥发性,高温易分解,需先将其衍生化,生成挥发性好且热稳定的衍生物,才能进行气相色谱分析。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羧基酯化和氨基酰化,反应的时间和温度都将影响氨基酸的衍生化程度,因此必须确定出最佳反应条件。有关上述四因素对氨基酸衍生化程度的影响,已有文献报道,但都是固定其中的三个因素而单一地改变另一因素,如此进行,工作量极大(至少需要sl次实验),并且缺乏准确性。为此我们对上述因素各取三水平,用正交表L9(34)进行正交实验,优化了蛋白氨基酸的衍生化条件。
孟庆国, 王培承, 李珍萍, 赵殿英, 陈维杰, 张铁垣. 气相色谱测定蛋白氨基酸衍生化条件的实验研究. 分析化学, 1998, 26(5): 617-617.
1998, 26(5): 618-618.
摘要:
α-氰基丙烯酸乙酯作为一类新型医用粘合剂,具有粘合此血作用快,组织反应轻、可被机体吸收等诸多优点作为医用材料,对α-氨基丙烯酸乙酯的性能指标应有严格要求,因而合成工艺校为复杂。为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对a-氰基丙烯酸乙酯进行定量分析。关于α-氰基丙烯酸乙酯的定量分析。只有文献提及用元素分析法显然该法不适宜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由于α-氰基丙烯酸乙酯容易发生聚合,色谱分析存在困难。因此我们建立了α-氰基丙烯酸乙酯分光光度法的快速定量分析。
李常胜, 杨小刚, 邓兆群, 王晓玲, 周晓路. 合成医用粘接剂中α-氰基丙烯酸乙酯的分光光度法测定. 分析化学, 1998, 26(5): 618-618.
1998, 26(5): 619-619.
摘要:
二氧化氯(ClO2)是广谱杀菌消毒剂,空气或水中百万分之几的CO2,即可发挥作用。在多种测定方法中褪色光度法较简便易行,国外报道该类方法检测下最低达0.01mg/L,最宽线性范围为0~2mg/L.本文研究了中性红的褪色反应,所建立的光度法其检测下限达0.01mg/L,线性范围0~3.mg/L,可用于水中ClO2测定。
康学军, 范欣戎, 张迪生, 王玉. 中性红褪色光度法测定水中二氧化氯. 分析化学, 1998, 26(5): 619-619.
1998, 26(5): 620-620.
摘要:
芦丁作为显色剂,能与几种金属离子形成灵敏度较高的络合物,但吸收光谱严重重叠而彼此严重干扰各自的测定。本文用小波变换对吸收光进进行处理。滤去适当的高频噪声,再用三波长系数倍率法进行计算处理,使得广了同时测定钒、钼、钛三组分成为可能,结果满意。
赵凯, 王宗花. 小波变换三波长系数倍率法同时测定钒、钼和钛. 分析化学, 1998, 26(5): 62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