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 30(8): 897-900.
摘要:
含1-萘胺二乙酸(NADA)的水溶液仅以Na2SO3作除氧剂,以TlNO3作重原子微扰剂,即能产生强而稳定的室温燐光(RTP)信号,其最大激发和发射波长λex/λem为321/571nm,浓度分别在1.0×10-6~1.0×10-5mol/L和2.0×10-7~1.0×10-6mol/L范围内与RTP强度呈良好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2×10-8mol/L。NADA作为一种n→π*跃迁型的发光性氨羧络合剂,当其与金属离子配位时,因其氮原子上的n电子参于配位,显著降低氮原子上的电荷密度,提高了分子内电荷转移(ICT)态的能量,发光量子产率降低,从而荧(燐)光强度下降,并显示出对不同金属离子的选择性识别作用.
陈小康, 李隆弟. 1-萘胺二乙酸的无保护性介质流体室温燐光特性及金属离子的影响. 分析化学, 2002, 30(8): 897-900.
2002, 30(8): 901-905.
摘要: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外种皮中银杏酸含量的方法,色谱柱为Inertsil ODS2,流动相为甲醇-3% HAc溶液(92:8,V/V),流速1.0mL/min;柱温40℃;紫外检测波长310nm;线性范围:0.572~10.30μg(相关系数R=0.9999);检测限5.2ng(3σ)。银杏外种皮提取物经一步硅胶柱层析预处理。实验测得银杏外种皮中银杏酸含量为5.46%;平均回收率为97.5%,RSD为19%(n=6)。该方法简便、准确、线性范围宽。
仰榴青, 吴向阳, 陈钧.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外种皮中银杏酸的含量. 分析化学, 2002, 30(8): 901-905.
2002, 30(8): 906-910.
摘要:
根据FID检测器工作原理,提出一种相对质量校正因子的计算公式。由该公式出发可以推导出相对摩尔响应值(RMR)与化合物碳数的线性关系式和有效碳数的近似计算方法,并赋予原计算方法中的参数以明确的含意,解决了参数之间的矛盾。新方法的计算值同文献数据吻合良好.
范国梁, 宋崇林, 周维义, 阎颖, 刘昌俊, 姜东峰, 隋静, 刘春宇.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校正因子的理论计算. 分析化学, 2002, 30(8): 906-910.
2002, 30(8): 911-914.
摘要:
应用荧光光谱法和微透析液相色谱法研究了水溶液中除草剂西玛津与过氧化氢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除草剂对过氧化氢酶的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且静态猝灭是引起荧光猝灭的主要原因。从荧光猝灭和以Scatchard方程拟合微透析液相色谱法的测定结果求出除草剂和CAT的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数分别为K=1.55×104L/mol,n=0.94。并依据能量转移机制,求出了西玛津和CAT相互结合时,给体受体间距离r为0.164nm。西玛津与过氧化氢酶的相互结合作用以静态猝灭过程为主,且其猝灭机制是通过能量转移产生的。西玛津可能与CAT的Tyr214发生结合作用.
杨炜春, 刘维屏, 方肇华, 刘惠君. 除草剂西玛津与过氧化氢酶的相互作用. 分析化学, 2002, 30(8): 911-914.
2002, 30(8): 915-919.
摘要:
选用无毒性的磷酸三丁酯为载体,煤油为膜溶剂的支撑液膜萃取体系,建立了支撑液膜在线萃取富集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河水中苯胺的新方法。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内相pH=2,外相pH=11,膜相组成为15%TBP-85%煤油,富集时间为13min的最优条件下,方法的检出限为0.04mg/L;线性范围为0.1~4mg/L。应用于河水中痕量苯胺的检测,结果满意。
李蛟, 柳仁民. 支撑液膜在线萃取富集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苯胺. 分析化学, 2002, 30(8): 915-919.
2002, 30(8): 920-924.
摘要:
斯帕沙星(SPFX)在酸性介质中经紫外光照射发生光化学反应,其产物与Tb3+形成络合物,对CeⅣ-CeSO32-化学发光体系有增敏作用。据此,采用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光化学敏化化学发光测定SPFX的新方法。方法的检出限为2.5×10-8mol/L;SPFX浓度在1.0×10-7~1.0×10-5mol/L范围内与发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对6.0×10-6mol/L SPFX平行测定11次,RSD为3.8%。利用该法测定了片剂和胶囊中SPFX的含量,并对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孙春燕, 赵慧春, 易琳, 陆燕. 流动注射光化学敏化化学发光法测定斯帕沙星. 分析化学, 2002, 30(8): 920-924.
2002, 30(8): 925-927.
摘要:
研究了"电化学前处理/微柱吸附预浓缩/原子吸收在线检测"联用方法,利用自制的微型电化学富集柱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效应进行预富集,再瞬间解吸溶出直接进入原子吸收测定,极大的提高了测试灵敏度和降低了检出限,经对铅、钙离子的测定研究,可使特征浓度和检出限降低1~2个数量级以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刘文涵, 胡伟, 周执明, 赵力达, 赵锋. 微柱富集-原子吸收光谱法在线联用测定铅和钙. 分析化学, 2002, 30(8): 925-927.
2002, 30(8): 928-931.
摘要:
用血红蛋白作为过氧化物酶的替代物,用于催化H2O2氧化对甲基酚的反应体系。研究发现,血红蛋白作为过氧化物酶的替代物,其催化活性比Hemin、β-CD-Hemin等过氧化物模拟酶要高。建立了高灵敏测定痕量H2O2的荧光分析法。该法的线性范围为3.19×10-8~3.19×10-6mol/L,检出限为8.85×10-10mol/L。用于雨水中H2O2的测定,结果满意.
王全林, 刘志洪, 蔡汝秀, 吕功煊. 血红蛋白作为催化剂高灵敏测定过氧化. 分析化学, 2002, 30(8): 928-931.
2002, 30(8): 932-934.
摘要:
首先将环氧乙烷(EO)-四氢呋喃(THF)共聚醚与二异氰酸酯反应,然后将未反应的环状齐聚醚(OCE)用乙醚萃取出来。经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机分析,鉴定出12个主要峰的结构组成,占总峰面积的9642%。其中环状四聚体和环状五聚体的含量较高.
申迎华. 环氧乙烷-四氢呋喃共聚醚中环状齐聚物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分析化学, 2002, 30(8): 932-934.
2002, 30(8): 935-937.
摘要:
研究了在盐酸介质中,以EDTA作掩蔽剂,痕量硒强烈催化氯酸钾氧化2-(5-硝基-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5-NO2-PADAP)褪色反应及其动力学条件,建立了催化动力学测定痕量硒的新方法。方法检出限为0.0183μg/L;线性范围为0~2.0μg/L SeⅣ,该法用于测定人发中痕量硒,结果令人满意.
仇佩虹, 林丽, 杨小凤. 痕量硒的催化褪色法测定. 分析化学, 2002, 30(8): 935-937.
2002, 30(8): 938-941.
摘要:
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和电喷雾质谱(ESI-MS)测定蛋白质分子分子量的过程中,适当提高样品的酸度,可提高分析测试的灵敏度。在选定最佳样品分子浓度的基础上,通过适当加入三氟乙酸(TFA)来调整测试样品的酸度,准确测定了标准蛋白质-溶菌酶(lysozyme)的分子量,并且对蛋白质分子在"软电离"质谱中,受酸效应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
石磊, 季怡萍, 邢俊鹏, 刘文祥, 刘志强, 刘淑莹. 蛋白质分子量测定过程中的酸效应. 分析化学, 2002, 30(8): 938-941.
2002, 30(8): 942-945.
摘要:
在硫酸介质中,甲醛可以催化溴酸钾氧化罗丹明6G的反应,使其荧光猝灭,据此建立了催化荧光动力学分析法测定痕量甲醛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20~160μg/L,检出限5.8μg/L。该法快速简便,常见易共存有机物干扰小,用于树脂整理特殊织物中痕量甲醛的测定,回收率在96.0%~106.0%之间,结果满意.
樊静, 唐尧基, 冯素玲. 催化荧光动力学法测定织物中痕量甲醛. 分析化学, 2002, 30(8): 942-945.
2002, 30(8): 946-949.
摘要:
阴离子荧光染料四磺基铝酞菁与阳离子荧光染料爱尔新蓝的缔合作用,使四磺基铝酞菁发生荧光猝灭,而当核酸存在时,染料缔合平衡受到影响而导致四磺基铝酞菁的荧光恢复。根据这一原理,建立了核酸定量测定的新方法。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选择性,其线性范围为0~200μg/L;检测限分别为1.8μg/L(SMDNA)、2.0μg/L(CTDNA)、5.4μg/L(酵母RNA)。将方法用于实际样品金黄色葡萄球菌中DNA含量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魏玲, 杨黄浩, 陈小兰, 曲会英, 许金钩. 四磺基铝酞菁与爱尔新蓝的缔合作用在核酸定量中的应用. 分析化学, 2002, 30(8): 946-949.
2002, 30(8): 950-953.
摘要:
马兜铃酸在0.2mol/LHAc-NaAc缓冲溶液(pH4.6)中,用钴离子注入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进行伏安测定,得到一良好的还原峰,峰电位为-0.71V(vs.SCE),峰电流与马兜铃酸的浓度在1.2×10-7~3.7×10-5mol/L之间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8.6×10-8mol/L。用于人工合成试样的测定,结果满意。用线性扫描、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体系的性质。结果表明:马兜铃酸的电极过程是具有吸附性的不可逆过程。用AES和XPS表面分析技术对注入电极表面和未注的玻碳电极表面进行了表征,探讨了离子注入电极的催化性质.
王静, 王松蕊, 胡劲波, 李启隆. 马兜铃酸在钴离子注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应用. 分析化学, 2002, 30(8): 950-953.
2002, 30(8): 954-957.
摘要:
报道了在Na2B4O7-KH2PO4-K2S2O8体系中马蔺子素的极谱催化波。拟定了测定马蔺子素的新方法。在8.0×10-3mol/L Na2B4O7-1.6×10-2mol/L KH2PO4(pH=7.7)-5.0×10-3mol/L K2S2O8底液中,极谱催化波峰电位Ep=-1.23V(vs.SCE);二阶导数峰峰电流i″p与马蔺子素浓度在2.0×10-9~2.0×10-6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9mol/L。催化波灵敏度比相应马蔺子素还原波高75倍。采用该法测定了胶囊中马蔺子素的含量.
宋俊峰, 何平, 过玮. 极谱催化波法测定马蔺子素. 分析化学, 2002, 30(8): 954-957.
2002, 30(8): 958-961.
摘要:
三氧化二铝溶胶凝胶将辣根过氧化物酶和硫堇同时固定在玻碳电极上,紫外可见光谱结果表明酶在固定过程中生物活性保持得较好。传感器在pH7.0外加电压为-0.22V条件下,对过氧化氢浓度为1.76×10-3~5.5×10-2mol/L的范围内呈线性响应,检出限为1.1×10-4mol/L。传感器的选择性和稳定性较好,使用3个星期后,仍能保持其初始活性的80%。
陈丹丹, 刘宝红, 孔继烈. 三氧化二铝溶胶凝胶-固定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 分析化学, 2002, 30(8): 958-961.
2002, 30(8): 962-966.
摘要:
首次将一种新型硅烷偶联剂——β-(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β-ECTS)与辛胺反应,然后再键合到硅胶上,得到了胺型键合固定相,并用元素分析、13C固体核磁共振、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以甲醇和水为二元流动相,用包括碱性、酸性和中性有机化合物在内的混合物对该固定相进行评价,并考察了该填料的适用pH范围及水解稳定性。结果表明,该固定相具有较好的色谱性能,且在pH=2~8之间稳定性能良好,可有效地用于碱性化合物的分析分离。
黄晓佳, 王俊德, 刘学良, 丛润滋. 胺型键合反相固定相的制备及评价. 分析化学, 2002, 30(8): 962-966.
2002, 30(8): 967-971.
摘要:
研究了丁二酮肟-氨-氯化铵-柠檬酸钠-明胶-抗坏血酸体系中Cu(Ⅱ)、Pb(Ⅱ)、Cd(Ⅱ)、Ni(Ⅱ)和Co(Ⅱ)的络合物吸附波,建立了同时测定水溶液中痕量相应元素的新方法。上述金属络合物分别在-0.44、-060、-0.76、-1.07和-1.24V左右产生灵敏的极谱波。信噪比为3时,检出限分别为1.0×10-8、2.3×10-8、1.3×10-8、2.9×10-10和3.6×10-11mol/L。铜、铅、镉、镍和钴的浓度分别为2.0×10-8~2.0×10-5,4.8×10-8~4.8×10-5,3.0×10-8~3.0×10-5,5.4×10-10~5.4×10-7和6.8×10-11~6.8×10-8mol/L时,与相应峰电流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用于同时快速测定实际样品中这些金属离子,获得满意结果。
张明浩, 梁逸曾, 曹道锦. 同一体系中铜(Ⅱ)、铅(Ⅱ)、镉(Ⅱ)、镍(Ⅱ)和钴(Ⅱ)的络合物吸附波及其分析应用. 分析化学, 2002, 30(8): 967-971.
2002, 30(8): 972-974.
摘要:
报道了以纳米硅溶胶-凝胶(sol-gel)膜为载体的化学修饰电极。用sol-gel法在金电极上固定亚甲蓝及硫堇,发现固定于纳米硅溶胶-凝胶膜内的亚甲蓝和硫堇均有良好的电化学活性,并对同时固定于膜内的NADH、血红蛋白等生物分子产生显著的催化氧化还原作用。
陈晓君, 张敏, 杨娅, 屠一锋. 纳米溶胶-凝胶膜修饰电极及电化学催化性能. 分析化学, 2002, 30(8): 972-974.
2002, 30(8): 975-977.
摘要:
研究了发酵液中D-核糖的分光光度测定方法。根据分光光度法测定D-核糖的原理,研究了发酵液中D-核糖的测定影响因素和规律。得出最佳的测定波长为670nm、加热时间为25min、氢离子浓度为8mol/L、D-核糖浓度在10~30mg/L范围内吸光度A与D-核糖浓度有线性关系,发酵液中的非葡萄糖成分的影响可忽略。葡萄糖对D-核糖的测定影响显著,通过实验得出其变化规律。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微生物发酵液中D-核糖浓度测定的有效方法。
彭彦峰, 吴兆亮, 李英杰. 分光光度法测定微生物发酵液中D-核糖浓度及其机理. 分析化学, 2002, 30(8): 975-977.
2002, 30(8): 978-980.
摘要:
用近红外光谱(NIR)对我国黄土区土壤水分、有机质和总氮含量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该法与实验室化学分析法之间相关性高,误差小。52份样品定标结果:水分、有机质和总氮的复合相关系数(MR)分别为0.974、0.938和0.942;标准误差(SE)分别为1.08、0.23和0.04。74份样品的检验结果:相关系数(R)分别为0.969、0.921和0.928;估测标准误差(SEP)分别为1.14、0.28和0.05。3项组分的NIR测值均达到了与实验室化学分析相似的水平。
赵锁劳, 彭玉魁. 我国黄土区土壤水分、有机质和总氮的近红外光谱分析. 分析化学, 2002, 30(8): 978-980.
2002, 30(8): 981-983.
摘要:
建立一种"疏水界面亲和色谱"分离柱状假丝酵母脂肪酶同工酶的高效液相色谱新方法。将商品化的CRL经离子交换色谱分离为两个同工酶组分(CRLA和CRLB),在极低离子强度下,根据同工酶活性中心周围处于"开放"构象的疏水腔具亲疏水界面的特性,用疏水界面亲和色谱在Nucleosil C4(10μ,300Å,250×4.60mm)柱上将CRLA和CRLB都分离为4种同工酶组分。疏水界面亲和色谱非常适用于分离这种结构差异轻微的同工酶组分。
胡霄雪, 辛嘉英, 徐毅, 崔俊儒, 李树本, 夏春谷. 柱状假丝酵母脂肪酶同工酶的一种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新方法. 分析化学, 2002, 30(8): 981-983.
2002, 30(8): 984-986.
摘要:
电渗泵是一种液流驱动泵,具有装置简单、载流无脉动、流量范围大和驱动电压适中等优点。用含1mmol/L三乙醇胺和0.1mmol/L四丁基溴化铵的乙醇溶液作泵载流,采用顺序注射萃取-分光光度法,对水样挥发酚进行了测定。有机载流可避免产生界面,减小检测干扰。载流添加剂可提高泵流量,改善流量稳定性。另外,还研究了酚的各种萃取条件。水中酚的检出限为7μg/L(3σ,n=11);回收率为92%~94%。方法证明了电动流动分析系统可用于溶剂萃取和有机分析。
张延华, 何友昭, 李龙泉, 淦五二. 电渗泵在顺序注射萃取法测定酚中的应用. 分析化学, 2002, 30(8): 984-986.
2002, 30(8): 987-989.
摘要:
在pH5.0的醋酸-醋酸钠缓冲体系中,痕量镍(Ⅱ)对过氧化氢氧化水杨醛肟(SAO)的显色反应具有催化作用,显色程度与Ni(Ⅱ)量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借此建立了一种测定痕量Ni(Ⅱ)的催化光度法。结果表明:有色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10nm;方法检出限为1.6×10-8g/L;线性范围为0.0~0.025mg/L。本法结合2-羟基-4-仲辛氧基二苯甲酮肟萃取分离,已用于粉煤灰中痕量镍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罗道成, 易平贵, 刘俊峰, 李佳秋. 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粉煤灰中痕量镍(Ⅱ). 分析化学, 2002, 30(8): 987-989.
2002, 30(8): 990-993.
摘要:
用薄层色谱法制备了5H-苯基联苯膦磺化产物中氧化组分,即A斑和B斑的纯品;分别用电喷雾质谱(ESIMS)、13C和1H核磁共振波谱(13C-NMR,1H-NMR)及红外光谱法(IR)鉴定其结构。经ESI-MS、13C-NMR、1H-NMR和IR谱的解析,发现4种谱图相互对应,证明了A斑和B斑组分分别为二磺化和三磺化苯基联苯膦的氧化物,从而为选择最佳合成工艺条件提供依据。
董慧茹, 张敬畅, 张建军, 金花. 5H-苯基联苯膦磺化产物中氧化组分的结构鉴定. 分析化学, 2002, 30(8): 990-993.
2002, 30(8): 994-999.
摘要:
评述了化学计量学方法在生产过程分析中各个方面,如过程优化、过程模拟、仪器及仪器校正、过程监测等方面的应用,并展望了化学计量学在过程分析中的应用前景。
倪永年, 黄春芳. 化学计量学在过程分析中的应用及进展. 分析化学, 2002, 30(8): 994-999.
2002, 30(8): 1000-1004.
摘要:
科学的进步不但要求对物质的整体特征进行鉴定和测定,同时还要求对单分子化学和物理性质进行深入探索。在单分子水平对物质进行研究,是一项重要的学科前沿交叉领域,对分子工程学、分子生物学、分子医学、纳米材料和信息科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评述近年来溶液中单分子检测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电化学检测及我们最近提出的化学发光检测等。并对这一学科前沿领域进行了展望。
刘彦明, 刘二保, 程介克. 检测溶液中单分子. 分析化学, 2002, 30(8): 1000-1004.
2002, 30(8): 1005-1011.
摘要:
介绍了环境电分析化学的基础、应用和发展,并与其它分析技术进行了比较。
王胜天, 许宏鼎, 李景虹. 环境电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 2002, 30(8): 1005-1011.
2002, 30(8): 1012-1016.
摘要:
发展了一种毛细管色谱切割-反吹方法分析汽油中的芳烃。利用OV-2330强极性毛细管预柱将芳烃保留至n-C10之后,并反吹到非极性毛细管柱中按沸点详细分离分析。从预柱先流出的组分和从分析柱流出的组分都先后进入同一检测器中,因此可用响应因子校正的归一化方法定量分析汽油中的芳烃。该方法在15min内完成汽油中苯至C10芳烃的分析,结果的重复精度误差≤3%(RSD),切割误差±5s时对分析结果的影响≤4%(RSD)。对该方法的装置和部分应用进行了讨论。
王涵文, 苗虹, 关亚风, 庄志洪. 毛细管色谱切割-反吹法归一化分析汽油中芳烃. 分析化学, 2002, 30(8): 1012-1016.
2002, 30(8): 1017-1017.
摘要:
红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已报道的分析方法有: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光光度法等。本文首次利用其与茜素的荷移反应,建立起简便的分光光度法,对红霉素片剂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测定波长是549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是3.56×103L·mol-1·cm-1;线性范围是10~200mg/L;回收率在95%以上。用本方法和文献方法测定药物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结果相符。
贾云宏, 李华侃, 赵桂芝, 陈连山, 赵延清. 荷移反应用于测定红霉素. 分析化学, 2002, 30(8): 1017-1017.
2002, 30(8): 1018-1018.
摘要:
作者曾开发出KMnO4氧化-荧光分析法测定片剂中叶酸(PGA)含量的荧光新体系。该法通过测定PGA的氧化产物蝶呤-6-羧酸的荧光强度,间接测定了PGA的含量。考虑到用H2O2氧化PGA,分析其氧化产物蝶呤-6-甲醛的结构,也是强荧光性物质,也有可能用荧光测定法。为此本文详细研究了在NaAc-HAc和NH4Cl-NH3·H2O不同缓冲溶液中H2O2氧化PGA的最佳条件和荧光特性,PGA的检测限分别为5.2μg/L(pH5.0)、6.8μg/L(pH10.50),前者最佳pH范围较宽,抗干扰能力也明显强于KMnO4法,且具有操
刘欣, 黄汉国. 过氧化氢氧化-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片剂中叶酸含量. 分析化学, 2002, 30(8): 1018-1018.
2002, 30(8): 1019-1019.
摘要:
由于生产上对高效、低毒、低抗性的植物源杀虫剂的需要,以及近年发现其有抗癌活性,鱼藤酮类(rotenoids)化合物的研究再次受到国内外重视。该类化合物主要来源于豆科的鱼藤属、灰毛豆属、合生果属、鸡血藤属、紫穗槐属、黄檀属、毒鱼豆属和蝶豆属等植物,迄今已发现的鱼藤酮类化合物在74种以上。现有的HPLC分析方法均是针对鱼藤酮而设计的,对其它类似化合物的分析存在一定局限性。建立适合植物中鱼藤酮类化合物的HPLC分析方法对植物或提取物中各组分的分离分析和含量测定有重要意义,是获得评价其质量、加工制备和生产应用主要参数的前提。
曾鑫年, J. Coll, 张善学, 刘新清, F. Camps. 植物中鱼藤酮类化合物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的改进. 分析化学, 2002, 30(8): 1019-1019.
2002, 30(8): 1020-1020.
摘要:
碳酸氢钠、碳酸钠等食品添加剂有改善酸碱度和调节口味的作用,广泛应用于食品和饮料加工业,国家标准对其中的F-、Cl-、SO42-等阴离子都有严格的限量要求;纯碱、碳酸氢钠、碳酸钡等化工品中的Cl-、SO42-等阴离子,对其应用有一定的影响,标准中亦有严格的限量要求。现行的标准测定化工品和食品添加剂中的杂质阴离子大都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重量法、比浊法等,这些方法操作繁琐,基体干扰大,准确度低。离子色谱法测定阴离子具有快速、准确、选择性好和多组分同时测定的优点,但是对于某些高浓度基体中痕量组分的测定尚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一定的前处理去除基体干扰。
崔鹤, 牟志春, 毛旭斌, 王建华, 王少军. 离子色谱法测定碳酸盐的无机阴离子. 分析化学, 2002, 30(8): 1020-1020.
2002, 30(8): 1021-1021.
摘要:
硝基三唑类化合物(NTR)是一种新型的放射增敏剂,在体内外均能特异的增强乏氧细胞对射线的敏感。此类化合物的增敏作用与硝基的氧化还原有关。因此,研究这类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机理有助于阐明其体内过程。本文应用直流极谱、循环伏安和库仑分析等方法研究了4种具有放射增敏效果的NTR1、NTR2、NTR3、NTR4(X、Y分别为H,CH2COOCH2CH3;CH3,CH2COOCH2CH3;H,CH2CONCH2(CH2)3CH2;CH3,CH2CONCH2(CH2)3CH2)的电化学还原机理,并观察到质子化的硝基自由基的歧化现象。
彭会明, 施明连. 硝基三唑化合物的电化学还原机理. 分析化学, 2002, 30(8): 1021-1021.
2002, 30(8): 1022-1022.
摘要:
槲皮素(quercetin,QUE)是许多天然中草药的主要成分,如银杏叶、高良姜、鱼腥草、柴胡等都含有QUE.测定QUE的方法有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示差脉冲极谱法、HPLC法以及荧光光度法等。莫金垣等以聚酰胺修饰碳糊电极对QUE的伏安性能进行了研究。本文研究了QUE在玻碳电极(GCE)上的伏安行为,并测定了芦丁水解产物中QUE的含量。
刘永明, 李桂芝. 槲皮素在玻碳电极上的伏安行为研究. 分析化学, 2002, 30(8): 1022-1022.
2002, 30(8): 1023-1023.
摘要:
氨氮(NH4+-N)是水环境质量监测的主要指标之一。分析测定各类水环境中微量氨氮对控制环境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测定水环境中氨氮的方法有水扬酸分光光度法、纳氏试剂比色法等。本文研究在0.1mol/L的碱性条件下,在荧光素的增敏下,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氧化无机铵盐可以产生强的化学发光,从而探讨此体系分析水环境中的铵态氮。结果发现,经预处理后的水样用本法分析且与常规方法进行对照,结果令人满意。
杨季冬. 简易流动注射仪化学发光法测定水环境中的铵态氮. 分析化学, 2002, 30(8): 1023-1023.
2002, 30(8): 1024-1024.
摘要:
由于有机卤族化合物污染的普遍性和突出的“三致”作用(致癌、致突变、致畸形),有机卤族化合物的环境行为一直是环境化学的研究热点,也是世界各国重点控制的污染物。有机卤族化合物的分析测定一直由色谱完成,但由于该类化合物有成千上万种,色谱分析不可能对样品中的所有有机卤族化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有研究表明:色谱分析结果只占实际污染水平的1%~26%,并不能准确反映有机卤族化合物的总体污染水平。中子活化分析(NAA)是目前唯一一种能同时定量测定有机Cl、Br和I的方法。本工作用中子活化分析测定了牛奶中有机卤族化合物的含量。
仲维科, 徐殿斗, 欧阳宏, 柴之芳, 毛雪瑛. 中子活化分析测定牛奶中的有机卤族化合物. 分析化学, 2002, 30(8): 1024-1024.